《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》敬民用典名句

■原典

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茅飞渡江洒江郊,高者挂罥长林梢,下者飘转沉塘坳。……布衾多年冷似铁,娇儿恶卧踏里裂。床床屋漏无干处,雨脚如麻未断绝。自经丧乱少睡眠,长夜沾湿何由彻。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呜呼!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。

上海龙凤shlf最新地址——﹝唐﹞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
■释义

杜甫这首歌行体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年)秋八月。“安史之乱”中,杜甫一家历经坎坷辗转来到成都,在西郊浣花溪边盖起一座草堂,有了栖身之所。不料,怒号的秋风卷走了草堂上的茅草,夜间一场暴风雨又袭击了他的茅屋,弄得屋漏床湿。运途多舛、衰老贫困的诗人感慨万千,提笔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不朽诗篇。

这首诗最为撼人心魄的就是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。诗人的善良愿望和博大胸襟,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庇:遮护。寒士:贫寒之人。全句表现了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的尖锐冲突。面对着“床床屋漏无干处”“长夜沾湿何由彻”的苦难处境,诗人没有仅仅哀叹自己的遭遇,而是推己及人,希望“天下寒士”都能免受其苦,哪怕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,表达了宁苦自身以利众生的济世情怀。